明影法师:五果的内涵
2025 年 09 月 27 日
五果,指因缘所生与道力所证的五种有为无为果,即等流果、异熟果、士用果、增上果、离系果。五果为六因、四缘所生。
1.等流果
“等流”是等同流类之意,果与因相似,故称等流果。六因中的同类、遍行二因所生,此二因皆与等流果相对。其中,同类因是就一切诸法而言,遍行因是就一切烦恼的因缘基础而言。此二因所生的果与因相似。若就四缘说,是因缘所得之果。
“如是因,如是果”,“种瓜得瓜,种豆得豆”,都属于等流果的规律。
2.异熟果
由六因中的异熟因所生,即有情所感的果报。异熟因是善不善业,异熟果为无覆无记,因果异类异时而成熟,故名异熟果。
我们的果报,很多是过去生的善恶业因感得的,虽然时空与身份都发生了变化,但仍然要面对。无论是哪一生的行为,无论以什么身份造作的,因果不失,终将异时异地而成熟。假如今生造作了很严重的恶业,业力使然,就会堕到地狱受苦。因果规律不是机械的,非常之复杂。
3.士用果
指俱有因与相应因所得的果。“士用”,是依喻立名,即由士夫的作用能成诸事业。
“士”指力士,能扛东西、从事体力劳动,以此解决诸多问题。前面讲的俱有因与相应因,互相支持,同时运作,二者所得的果报称为士用果。
4.增上果
指由四缘中的增上缘、六因中的能作因所得之果。由于此果依这些因的增上力而得,故名增上果。此果广通有为、无为一切法。
增上缘与能作因的内涵非常之丰富。其他的因缘都很具体,增上缘却涵盖了不直接参与法的作用的所有条件,因此所生的果报即为增上果。比如,我们所在的世界、所处的环境,并不是现在的因缘所造,而是源于过去生的业力。又比如在地狱中受苦的众生,对于种种设施完全不了解,为什么会成为他们生命的一部分呢?就成因来说,这是异熟果。就现在的作用来说,这些就都属于增上果的范畴。
广义的说,任何一法的生起,其他事物都对其有作用。因此,增上果的范围非常之广。任何事物不能自生,都是其它事物所生。相对这一事物来说,所有外部因缘都可以涵盖在增上缘里面。只不过因缘、等无间缘和所缘缘被单独拿出来,作为直接条件。事实上,这就是增上缘与能作因概念的广度,广通一切有为法与无为法。
5. 离系果
即离系缚所得的果,称作择灭无为。择灭无为虽由道力所证,但其本身属于不生不灭之法,故非道力所生,更非六因所生。因此,道力不是离系果的亲因,但具有能生之功——以戒定慧三学为因,破除了无明烦恼,圣果得以显现。
离系果属于无为果、圣果。通过智慧拣择,放下分别、我执和烦恼,超越三界内的一切境界,最终证入涅槃。道力,即戒定慧三学之因,其作用不是直接生果,而是破除了无明烦恼。这时因果是一致的:勤修三学,破除无明烦恼,终至无明烦恼息灭。烦恼息灭后,圣果才得以显现。圣果的境界是我们本有的清净本心,不是由戒定慧三学的因缘所生。戒定慧三学的作用在于清除烦恼障碍,使无为的涅槃妙心得以显现,所以称之为离系果。
离系果与六因、四缘的关系很特别,属于因果关系中的特殊类别,由世俗谛证入真谛。
把四缘、六因与五果这些概念真正消化了并不容易,需要反复学习、深入学习。如此,在阅读经论时就会变得清晰。为什么很多人不愿意读原典?那是因为一打开经文,很多名词太陌生,读不懂,阅读的兴趣就提不起来了,最终将经典束之高阁。
我讲这一课,并不能把大家一下子都“讲明白”,主要目的是让大家努力接触、熏陶法义。直到有一天,当你打开大经大论时,名词熟悉了,道理亲切了,能够在大经大论上不断用心,建立正见,改造自己的世界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,直到把佛法消化成自己的智慧。也就是说,导归原典,这才是我讲课的目的。希望大家要敢于看原典,愿意看原典。当能够看原典时,大藏经中有非常丰富的智慧,等着我们去深入学习。只有深入原典,才能接续汉传佛教的智慧传统。
◎ 根据2020年明影法师讲《因果法则》整理,题目为编者所加。
China Hunan YaoshanTemple Thanksgiving and respect for intellectual propert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