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影法师:因果法则的四个层次
2025 年 08 月 20 日
我们从四个层次来理解因果法则的内涵。因为经典中多用“缘起法则”, 所以下面我也采用“缘起”这一概念来论述。
根本缘起、世谛缘起、真谛缘起与中道缘起,这四重缘起,可以涵盖一切缘起智慧。
(一)根本缘起
佛陀宣讲缘起法,是为令众生于生死苦海获得究竟解脱。这是佛法的根本目的。
缘起的根本内容即是四圣谛和十二因缘。
四圣谛揭示了生命苦恼的实质、苦恼产生的原因以及息灭苦恼的方法。它包含两重因果:一是世间因果,即苦因和苦果的关系;另一是出世间的因果,即通过修道证入涅槃,这是解脱的因和解脱的果。四圣谛讲的是人生苦乐和生死解脱的规律。
十二因缘揭示了生命从过去到现在、从现在到未来的演变规律。它顺流相生,若想解脱就需要转化乃至破除生命流转的链条,弱化每一个流转的因缘,最终破除无明,就能超越生死轮回的束缚,证入辟支佛果。
所以,根本缘起讲的是小乘教法的核心智慧,是关乎生命个体解脱的规律。
(二)世谛缘起
“诸法因缘生,诸法因缘灭”。一切事物都是由各种因素或条件组成的,组成事物的条件存在,事物就存在;条件变化或消失了,事物也就随之变化乃至消失。
宇宙万物生灭发展的根本规律即是因果法则。善因得善果,恶因得恶果,无为因得无为果,无因则无果。这就是世谛缘起的内涵。一切物质现象和生命现象的演变都受制于因果法则,世谛缘起的教法是在生活中修行的依据。
(三)真谛缘起
《心经》云:“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,不垢不净,不增不减。”这就是真谛缘起的智慧,也就是空性智慧。我们因此就能明白空性智慧与缘起法则的关系:在完备的缘起智慧中,空性智慧就在其中。这属于真谛缘起,也叫第一义缘起。
龙树菩萨在《中论》中一开篇就讲:“不生亦不灭,不常亦不断,不一亦不异,不来亦不出。能说是因缘,善灭诸戏论,我稽首礼佛,诸说中第一。”
“能说是因缘,善灭诸戏论”,意思是说只有在第一义缘起,才能息灭一切戏论。“我稽首礼佛,诸说中第一”,这是赞叹在佛陀的所有教法中,中道智慧是最究竟最彻底的,第一义谛是中道智慧的核心。
(四)中道缘起
我们只能看到事物的现象,不能直接看到其中的关系。所以,要通过现象来研究规律,这显然是很困难的。这是自然科学、社会科学的局限性所在。我们对事物之间因果规律的认识一定是有限的,只能总结出相对正确的规律性认识。通过现象来研究规律,必然有两个局限,一是现象很复杂,我们只能掌握少部分现象,二是我们用来研究规律的认识能力自带局限。所以,我们只能不断地探索相对真理,这就是世间法的局限性。
通过学习佛法,知道了世谛缘起的规律,但是如何把文字教理变成活的智慧,指导我们准确认识事物的关系呢?对于我们来说,仍然大有局限。同时,诸佛为我们说法,也要站在众生能懂的角度,语言表达没有办法做到完美,这是事实。所以,只有证入真性,才能超越现象的束缚,超越对于世谛缘起认识还远不到位的局限。
但是证入真谛后,面对无相的真谛境界,又该如何认识事物的规律呢?所以,当真谛缘起和世谛缘起彻底统一、圆融,才是圆满的缘起智慧。这就是我们接下来要讲的“中道缘起”。
中道缘起即是真谛缘起和世谛缘起的彻底圆融,是唯有圆满的诸佛才能究竟通达的缘起智慧。
也就是说,缘起智慧只有在成佛以后,先证入真谛,依觉悟之后的智慧再去观察事物之间的关系,才能够真实、全面、准确地了解。所以,只有诸佛才能够圆满照见一切法的因缘本末。到了这个境界,真谛和俗谛是圆融不二的,“即缘起而性空”,这不是理论。我们可以理解、知道缘起和性空,一是事物现象层面的,一是真性层面的,我们这个理解是为了破除因为不通达因果规律而产生的错误执着。真正让缘起与性空彻底统一,即缘起而性空,即性空而缘起,只有诸佛才能做得到。
佛说“见缘起者见法”,是指哪种缘起呢?是真谛缘起和中道缘起。
读懂缘起的基本道理并不难,若想真实通达就绝非易事了。只有通达了真谛缘起、中道缘起,才是经中赞叹的“见缘起者见法,见法者见佛”。
真谛缘起即是诸佛法身,中道缘起是诸佛三身圆满的智慧境界。这两者,一个是见法身佛,一个是见圆满佛;一个是究竟智慧,一个是圆满智慧。彻底通达一切智慧,才是真实见佛。真谛缘起与中道缘起是体和用、根本智与后得智的差别,也可以通俗地说是深度和广度的不同。
◎ 根据2020年明影法师讲《因果法则》整理,题目为编者所加。
China Hunan YaoshanTemple Thanksgiving and respect for intellectual propert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