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经典中,有种种对缘起法的论述,最精要的莫过于缘起偈,又称法身舍利偈。古代建塔,即便塔里没有供奉舍利,只要有法身偈,这座塔就具有加持力。
对于缘起法的重要性,佛陀曾在不同场合、从不同角度作过开示,祖师大德也有不同风格的精要诠释。
缘起偈有多种版本,各有风格和不同侧重,非常根本的是这首:
此有故彼有,此生故彼生。
此无故彼无,此灭故彼灭。
这首偈颂既通俗又抽象。它讲的是有与无、生与灭、此与彼的关系,而有无、生灭、此彼可以概括万事万物。不管是世界的产生,还是其中任何现象的发生,乃至生命流转、事物变迁,无不是缘起法则的体现。
“此有故彼有,此生故彼生”,这是讲世界存在与生命发生的规律。反之,则是“此无故彼无,此灭故彼灭”。在小乘教法中,这首偈颂可以说是对四圣谛、十二因缘的精妙概括。事实上,一切物质现象与精神现象的规律,都可以用这首偈颂来揭示。它的文字通俗凝练,蕴含的道理却是非常普遍、非常深刻。
下面这首偈颂通俗一点:
诸法因缘生,诸法因缘灭。
我佛大沙门,常作如是说。
一切法都是因缘和合而生,有条件就生,没条件就灭。生是因缘生,灭也是因缘灭。这意味着不存在无因而有的事物,也不存在独立于因缘之外的事物。有些信仰认为某一位万能的神创造了世界和人,这种观点显然不符合缘起法则。
舍利弗和目犍连正是听到马胜比丘讲说这首偈颂,当下超越身心世界的束缚,完成由凡到圣的成长,证得了初果。也就是说,一个基础修行准备好的人,只是对宇宙现象和生命流转的规律,尚有认知上的疑惑,听到这首偈颂就可以觉悟真理。
这首缘起偈也很常见:
一切诸法本,因缘空无主。
息心达本源,故号为沙门。
一切法都是因缘所生,没有真实性,没有自体性,没有主宰性。真正通达了这个道理,心就不会再向外执着、追求、探索、依赖,妄心就能止息。通达了一切法因缘生的智慧,就能够通达事物的空义,放下对身心世界的执着。
第一首偈颂讲得特别全面,第二首着重阐释有形有相事物的生灭规律,第三首则是侧重于缘起智慧的解脱价值,通达空性,返本还源。这些偈颂都很重要,把它们背会,熟记于心,可以随时消化、运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