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篇  下篇

药山寺二三事

撰稿:惠雯
来源 :未知

1、关于湖南津市药山寺
 药山寺,始建于唐初,初名慈云禅寺。惟俨禅师住锡药山寺四十余年,在时任朗州刺史的李翱大力支持下,振兴禅风,扩充寺宇,广接学人,开曹洞宗风之先声,使禅宗南宗得以发扬光大。
 
2、关于明影法师
    明影法师早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,是柏林禅寺历届夏令营的主要组织者之一。他行事风格一向低调,文章著述也很少有惊人之语。事实上,鲜为人知的是,追随净慧老和尚二十年来,明影法师一直没有放弃对佛教文化的现代传承方式进行思考。
  出现在药山寺山门口的明影法师面容清癯,眼神明亮,穿一身半旧的灰色僧衣。简短地了解情况后,我们的谈话在客堂老式吊扇嗡嗡晃动的噪音中开始——他反复地告诉我:“重建寺院固然艰辛,但横竖都是机会。一切随缘就好了,我们唯一能做的只有把握当下,一心一意做好眼前的事情。”
 
3、拜塔
   抵达药山寺的时候,已是黄昏。简单吃完晚饭,明影法师领我们朝拜位于药山长啸峰上的惟俨禅师化城塔。
  一路上,偶尔能见到几户农家,随着犬哮声响起,明影法师停下脚步,笑着和留守老人们打招呼。田里的各色瓜果蔬菜长势喜人,黄瓜摘下来不用洗就能直接吃,无花果一茬茬地结着绿色的新果,新近成熟的枇杷也可以吃了。寺院附近的一口水塘边,还种了四十株樱花树苗。路过寺院的水稻田时,他指着远处戏水的鸟影说:“看,那几只是白鹭。”
   尽管到湖南还不到半年,明影法师对药山的一草一木已了如指掌:“药山一带以前曾遍植芍药等中草药,药山也因此而得名。” 拨开齐腰深的灌木丛拾阶而上,迎面就是1995年重建的化城塔。明影法师带我们伏地礼拜祖师,再右绕塔身三匝。站在水泥风化剥落的塔座旁,他一脸凝重地说:“惟俨禅师在禅宗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,我们要修一座与其相匹配的塔。”
 
4、竹海禅心
   离寺院5公里处,有一大片茂密苍翠的竹海,登高眺望,不远处的水库烟波浩渺。今年“十一”过后,一座唐式建筑风格的钢结构建筑——竹林禅院将在此拔地而起,接待30人以内的禅修团队。除了禅堂,这里还有多功能教室和斋堂、客房、茶室,自成一方小天地。“我们将建立以禅宗见解为总摄,以默照禅与话头禅为核心的深入学修体系。除了我自己,我们也会邀请国内外资深禅师过来主讲,通过形式多样的心灵体验活动,让禅修者真正受益。”明影法师指着水库说,“一天坐十支香,再沿湖走几公里,修行功夫会大大提升。”
 
5、 蚊子君
  三湘之地境内湖泊、水塘、河流密布,加上夏季潮湿,药山寺的蚊虫极为凶猛,一个个长得又黑又壮。挂蚊帐、点蚊香,依然效果甚微,被蚊子君咬上一口真是奇痒无比。住在寺里的那天晚上,我几乎一夜未合眼。早起洗漱时,我决定不再抱怨了。原来,明影法师为了把条件稍微好一点的房间腾出来给常住居士和客人住,自己就住在二楼靠近厕所和水池边的那间寮房里。师父难道不是血肉之躯?敬佩之心、忏愧之意油然而生。
 
 6、众生
   众生者,众缘和合名曰众生。
  寺院请了住在附近的十多位村民到田里帮忙拔草,明影法师特意叮嘱常住招呼他们过来吃早饭。等到7点,下地干活回来的老人们一身土一脚泥陆续走进斋堂,三三两两站在门口闲话家常。师父放下手里的碗,耐心劝导他们坐好再盛饭,又亲自抽出纸巾一一递到他们手上。下午,师父正准备上楼写稿。有养蚕的农妇找到客堂,喋喋不休地诉说自己一身病痛,血糖高达26点。师父重新坐回禅凳,给她倒上茶,耐心听了近二十分钟,嘱咐她常念观世音菩萨名号,又送了一个楞严咒护身符。
  《金刚经》云:“离一切诸相,即名诸佛”,“菩萨应离一切相,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”。师父用自己的行动对我无声说法,无我相,无人相,无众生相,无寿者相,对所有的众生一视同仁,才是佛的慈悲胸怀啊!
  
7、 黄瓜
 临别之时,天空中忽然飘起细雨。一辆挖掘机挡在寺外的小道上对挖出的土方进行回填作业,我们一时无法动身。也许,这是祖师在殷切叮嘱我们要忘却都市的尘嚣,停下脚步用心感受一下药山道风吧!见此情景,明影法师默默转身走回寺内。少顷,他提着一袋洗好的黄瓜走出来,让我们带在路上吃。接过提袋,看到师父脸上淡淡的微笑,心底暖暖的。如有缘再来药山,愿能直上孤峰顶,月下披云啸一声。

上篇  下篇

版权所有:中国湖南药山寺 感恩尊重知识产权
China Hunan YaoshanTemple Thanksgiving and respect for intellectual propert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