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篇  下篇

长老开示:修以心为本

(未知)

禅宗又名心宗。心是什么呢?心就是我们的精神主体和精神作用,或者说思维主体和思维活动。佛教讲见闻觉知,都是讲心。我们在禅堂用功,安住当下,守一不移,一念不生,都是讲心的状态,都是以心为根本。怎么安住当下呢?我们的心念不要去追过去,也不要去赶未来,让当下这一念安住在正念中,安住在呼吸中,安住在佛号中,不思前,不想后,安住当下,清清楚楚,明明白白。妄想起来了,不要理它;天塌下来了,不要理它;隔壁左右的人在咳嗽、在翻腿子,不要理它。只管照顾自己的心念,只管用自己的功夫。如此修行,如此用功,方有少分相应。否则的话,在此凑热闹,浪费时间,浪费光阴。
 
以心为主,以心为本,过去我也讲过许多方法。其中最常讲的方法,我们每个人都用得上的方法,就是六字口诀:专注、清明、绵密。这都是在心地上用功夫。从什么地方专注?从意念上专注,从正念上专注;从什么地方明白?心地明白,心地清明;从什么地方绵密?正念分明的那一念,绵绵密密,中间没有任何妄想插入。功夫绵密,佛号绵密,照顾当下的这一念绵密,都是在心地上用功夫。心如大地,我们能够照管好这一块心地,方寸心地之上就生长出菩提智慧的花果;照顾不好这块心地,它就荒芜了,它就杂草丛生。我们用功夫,就是打扫心地,让心地干干净净,生长一切善根,生长一切善法。所以说修以心为本。
 
从前有一位女信徒,经常买花到寺院供养佛陀。她自己感觉到,每一次把花供在佛前,她的内心就像鲜花一样开放,她顿时融入到一片芬芳之中。有一天,当她供好鲜花以后,老方丈出来见到这位信徒,就称赞这位信徒说:“你买鲜花供佛,将来一定感得相貌端正、心地光明的果报。”信徒听了老方丈的赞许,非常欢喜,就向老方丈提出一个问题:“老和尚!我到寺院里来心很安定,可是一回到家里就烦恼重重,思想难以集中,心地难以清净,这该怎么办呢?”老和尚说:“你经常买花来供佛,你一定懂得怎样保持鲜花的芬芳,一定懂得怎样保持鲜花不至于很快枯萎。”这位信徒说:“我知道,要保持鲜花的芬芳,一定要经常换水,一定要把花的枝干上腐烂的部份剪掉。因为腐烂的部分会影响花儿吸收水分和养分,所以必须剪掉。花能够经常吸收清洁的水,经常吸收养分,就能保持芬芳。”老和尚说:“你这个方法非常好。保持心地的清净就像保持鲜花的芬芳一样,也要经常换水,也要经常把心地的烦恼排除干净。心地的烦恼排除了又会有,有了又排除,日复一日,天天这样做,那么你的心地不管是在寺院还是家庭,都会是清清净净,安祥自在。”老和尚进一步开示说:“你的身体就是一座殿堂,你的心灵就是一尊佛像,你的两个耳朵就是晨钟暮鼓,你的呼吸就是悠扬的佛号,你的一举一动、一言一笑就是道场,你的家属亲眷就是清净大海众菩萨。每天能够作如是观察,你就一定天天如同在寺院一样。”
 
反过来,如果在寺院不能观察此心,不能不断地吸收佛法的养分,不断地排除烦恼,那么住在寺院里心地也不见得是清净的。所以无论是出家修行还是在家修行,一切以心为主。六祖大师告诉我们:“若欲修行,在家亦得,不由在寺。”在家修行,同样可以开悟,同样可以时刻安住在佛国净土。我们心地清净了,心地光明了,无烦无恼,菩提增长,智慧开发,就是佛国净土现前。如果我们只是追求形式,不知道在心地上用功夫,形式上做得再好,无补实际。
 
希望在此共修的各位道友,好好地在心地上用功夫,经常打扫这方寸之地,使得这方寸之地经常开放智慧的鲜花,充满慈悲的芬芳,过清净的佛国生活!
 
选自《真际禅话》

上篇  下篇

版权所有:中国湖南药山寺 感恩尊重知识产权
China Hunan YaoshanTemple Thanksgiving and respect for intellectual propert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