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于死亡的严肃性,我们需要持续深入地思考:我们能够回避生死吗?显然不能。虽然这个道理众所周知,但我们是不是真知道?是不是体会得很深切?这值得我们不断反省。
生死问题明明很重要,而且必须要面对,为什么我们却总是忽视它?这背后定然有种种的无明与邪见在作祟,使我们不断地把这个问题往后推,推给临终助念,或者推到未来某个时候。只要是这把一问题推到“下一念”,那都是懈怠,都是不负责任。因为对于所有死人来说,是没有“下一念”的。
事实上,我们根本无法把握自己寿命的长短。所以,在“念死无常”的教法里,指出了几个非常关键的问题:我们知道自己的寿命还有多久吗?知道死将会以什么方式发生吗?死的过程会如何?死后,我们能去哪里?
这些目前来看都是一笔糊涂账,都是未知的问题。如此重要却又未知,居然我们不重视也不能专注地思维它,背后的原因是什么?这正是无明的具体作用。所以说,研究生死的过程,就是破除无明的过程;破除无明的过程,也就是了生死的过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