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篇  下篇

《法华经》和《金刚经》中开示的佛教真精神

(未知)

《法华经》被尊为经中之首,经中把佛陀比喻为国王,把《法华经》比喻为国王头顶的宝珠。佛教的核心智慧是般若智慧,而《金刚经》是般若经中最精致微妙的一部,《金刚经》中反复强调是为最上乘者说的,一切诸佛及一切佛法都是依《金刚经》所诠释的智慧而出生的,因此,般若智慧被喻为一切佛母。《法华经》中讲一切经典中,唯般若经与《法华经》最为尊贵。《法华经》和《金刚经》中不但开示了佛陀最幽深的不思议智慧,同时也把佛陀来到人间说法的根本精神和原则,清楚地传达给世人,做为佛教的传播和佛教徒价值观建立的准绳。
 
一、《法华经》云:佛陀来到世间只为令一切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。佛陀常自云:我不领众,我在僧数。因此,佛陀来人间不是为了做教主,不是为了广收徒众,不是为了受人崇拜,更不是为了影响政治,只是无条件地为了帮助我们觉悟本具的如来智慧。
 
二、《法华经》云:“三界无安,犹如火宅。”天上人间无一处是稳定安全的地方,觉悟生命真相才是人生唯一的安稳处。然而,“只有一门,而复狭小”。觉悟生命,只能靠自己,诸佛虽有无尽悲智,然受制于因果法则,生死大事只能是自己成办,佛不能代,亦无人能代。若有人说愿代众生受苦,只是为信众做表率和表明自己菩提心愿而已,这样发愿于自己实有大益。若弟子以为自己的因果和解脱可以由上师或阿弥陀佛替代,则堕在愚痴。
 
三、《法华经》云:“一切世间资生产业皆与菩提不相违背。”不是离开生活去求解脱,大乘菩萨当面对一切问题,依佛教大智慧化解一切问题。不能以佛法否定世间法。
 
四、《法华经》中文殊菩萨教化八岁龙女,在诸大阿罗汉面前当下转身成佛的故事,开示了众生平等、男女平等、师徒平等、僧俗平等、凡圣平等的密义。
 
五、《法华经》中观世音菩萨应以何身得度即现何身而为说法的慈悲愿行,开示了佛教的开放性和对宗教形式的超越性。菩萨的无缘大慈非但不局限于一宗一派,也没有宗教局限。
 
六、《金刚经》中讲,发了菩提心要度尽众生的大乘菩萨,当以现证无我为要义,破除我相、人相乃至法相。有我相就不是真菩萨。
 
七、《金刚经》云:“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。”菩萨的成就不以信众多少乃至讲了多少部经来判别,而是以实证无我无法的程度来衡量。依佛陀密意,在随分随力修行善法的菩萨行中,努力实证无我智慧才是修行和弘法的关键。
 
八、《金刚经》中通篇强调破除四相,执着于自我成就,执着于自宗的成就,这都是我相。执着于他宗有人无人,是执着于人相。执着于信众多少是众生相。大乘菩萨当以破除我人等相为急务,勿以世谛成就起执着。
 
九、《金刚经》云:“说法者,无法可说,是名说法。”“若说如来有所说法,即为谤佛,不能解我所说义故。”依如来密义,完全不执着于讲说佛法的人,才真有资格说法。如果有人讲了几部经就自我膨胀,就是于佛教尚未入门的愚人,实无资格弘法利生。
 
十、一切有为善业,虽有福德,毕竟如幻如梦,不可执取。
 
以上不成熟的理解与各位同参道友共勉,并就教于各位大德长老。
 

上篇  下篇

版权所有:中国湖南药山寺 感恩尊重知识产权
China Hunan YaoshanTemple Thanksgiving and respect for intellectual propert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