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身不向今生度,更待何生度此身
此身不向今生度,更待何生度此身
耀贤 2016年11月8日
不知哪天入得秋,任日子在悠闲中过,天气越来越凉,衣服愈添愈多。通往阳台的落地窗好久不曾打开,不经意间透过玻璃瞥见插在竹筒里的两盆花草早已残败不堪,昔日光洁的竹筒也变得霉迹斑斑。
翻开日历细细地数,来药山,竟已有三月之久。从盛夏到深秋,似在一念之间。穿着薄衫坐在阳台上喝茶读书戏蝴蝶的场景,恍如昨日。
早就听闻南方的冬天不好过。寒冬将至,明影师父特召集常住僧众讨论如何过冬。师父慈悲智慧,除安排添置一些取暖设施外,还提议大家白天都到装有地暖的止观堂阅经读书。在冬季禅七到来之前,作为禅院常住,极幸运的在这个殊胜的道场、在师父的带领下打起闻思禅七。
我最为欢喜,只觉得师父似有神通,破解了我刚刚生起的、想与大家共修读经的念头。
我喜欢读书,早在那个新书架在止观堂落脚以来,我就盯上了那些薄厚不一、种类繁多的佛教典籍。总是去客堂借来钥匙一个人跑去看,《佛陀十大弟子传》、《高僧传》、《碧岩录》……拿起来就放不下。每每在有限的时间没看尽兴时,就想带回自己房间去看,又恐耽误他人阅读,只好一次次熄灭心里的贪念。
这次师父拿出一个多月的时间,从11月1日至12月5日,带领大家连打五个闻思禅七,上午两小时,下午三小时均用来阅读自己感兴趣的经论律集。师父自读《大智度论》,师兄们或读《楞严经》,或读《法华经》,或读虚老文集,各有所衷。早晚课香照坐不误,由平日一炷香增至两炷香,读书打坐结合用功。如此巧心安排,有心之人怕是皆能成就。
久住禅院,不觉养成一落座就要把双腿盘起来的习惯,无论看书、普茶,还是听经闻法。双腿一盘,便可稳坐不动。腿上稳了,心也就静了。时间稍久,双腿麻木酸痛是免不了的,我只记得师父曾说过,痛是在你心里生起的,你要看着它在你心里死掉。于是我就一次次和那颗感知到疼痛的心对峙,慢慢地,竟真的把痛融化在心里了。
总有注意观察的同修说:“你的腿可真好。”我笑笑,其实不然,对于初学打坐的我来说,用功在心不在腿,心要足够柔软,又要足够坚硬。心柔软如棉,腿才能轻松盘上去;心硬如磐石,腿才能抵住疼痛不放下来。
我平日多被传记和诗偈类书籍吸引,很少研读佛经,虽每日都念诵一两部,口上功夫早已熟透,却从未刻意去解其中意思。借着这次与众同修的机会,我决心要尽自己浅薄的认知能力试着去体悟佛陀智慧。第一个闻思七就从解读《楞严经》开始,每日一卷,先念熟练,再对照佛学辞典逐句理解,实在解不通的地方便记录下来,后去翻阅前人释义,读后豁然开朗。这样下来,倒也无遇大碍。每解完一卷,都仿佛才重新开始自己的人生。
佛言:一切众生,从无始来,生死相续,皆由不知常住真心,性净明体,用诸妄想,此想不真,故有轮转。
原来,我们每个人都有一颗常住不变的真心,本自清净光明。众生却以意识妄想,作为自己真正的体性。如此任假作真,才致沉浮生死苦海,永无了期。
难怪六祖慧能大师云:菩提自性,本来清净。但用此心,直了成佛。
当下才明白,此心正是那颗清净无染、剥掉层层意识妄想的本心,用此妙净明心,众生皆可成佛。
那一刻,眼泪掉落,为自己曾经也是那任假作真、芸芸众生中的一员,更为如今得以见闻生命真理的喜悦。
“佛法在世间,不离世间觉。”禅堂、经室里得到的启发,一定要在生活中得以落实。此时才真正体悟到净慧长老提出的“生活禅”理念是多么智慧与伟大。
借此机会,又赶紧把长老的著作《生活禅钥》拿出来细细品读一遍。
“修禅就是使菩提自性彰显出来,而不是要得到什么。”
“修学生活禅,就要觉悟人生,奉献人生。”
“欢喜地对待生活中发生的每一件事,就是修行。”
……
这些话,多么熟悉与亲切,只是我们大都只沉浸在内心的洗涤与净化中,而忘了去生活中实践。
前段时间我恰好主动要求去斋堂做事,闻思七开始后,又萌生出退却的想法,因为做饭时间与读书时间上下午各有一小时是冲突的,每次匆匆忙忙从止观堂跑出来,都很羡慕可以继续坐在里面读书的人。
经过几日闻思,内心又欢喜无比,原来我是最幸运的一个人,既有机会读书闻法,又能在生活中实践,为大众服务,多难得的机会。师父也曾多次提到发菩提心,若能成就别人,自然是比成就自己更欢喜了。
脑中又立刻浮现出一个很多年前读过的故事:
传说世间一切生灵都可修炼成仙,猫也不例外。每修炼二十年,猫就会多长出一条尾巴,等到有九条尾巴的时候,就功德圆满了。
有一只很虔诚的猫,已经修炼了好几百年,却只长出八条尾巴,后获仙人提示:每帮助别人实现一个愿望,就会长出一条新的尾巴。于是这只猫开始帮助别人,每当对方提出的愿望得到满足时,猫果然又生出一条新的尾巴,但从前的尾巴也会脱落一条,仍是八尾。这似乎是一个死循环,永远也修不到第九条尾巴。
猫不知帮多少人实现了愿望,但仍未圆满自己修道成仙的功德,它有些苦恼,却也只得继续修炼。
一日,猫在山林中遇到一个少年,它又主动提出帮助对方实现一个愿望。少年想了又想,也不知有何心愿未了。猫有些不耐烦,不断催促少年,并表达了想要得道的迫切,少年眼睛一亮:“我知道我的愿望是什么了,我希望你长出第九条尾巴。”
话音刚落,猫长出了华丽的第九条尾巴,变成了真正的九尾猫。
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。读时年幼,并没参透其中深意。此时已悟:原来得道的天机,就是遇到一个肯让它圆满的人。这世间最好的修炼,就是我希望能成就你。
第一个闻思禅七结束了,最末一晚师父同我们在临湖轩普茶,大家分享了这七天中各自读经的方法、收获及疑问。
听着每个人的娓娓诉说,或赞叹,或感动。师父的总结与答疑又每令人茅塞顿开。静静听着,不知杯中何时又添满了热茶。
那晚,恰逢一位师兄送了一位古德大师的偈子给我:
人身难得今已得,
佛法难闻今已闻。
此身不向今生度,
更待何生度此身?
读罢此偈,天外月正明,心目皆有光。
耀贤 2016年11月8日
不知哪天入得秋,任日子在悠闲中过,天气越来越凉,衣服愈添愈多。通往阳台的落地窗好久不曾打开,不经意间透过玻璃瞥见插在竹筒里的两盆花草早已残败不堪,昔日光洁的竹筒也变得霉迹斑斑。
翻开日历细细地数,来药山,竟已有三月之久。从盛夏到深秋,似在一念之间。穿着薄衫坐在阳台上喝茶读书戏蝴蝶的场景,恍如昨日。
早就听闻南方的冬天不好过。寒冬将至,明影师父特召集常住僧众讨论如何过冬。师父慈悲智慧,除安排添置一些取暖设施外,还提议大家白天都到装有地暖的止观堂阅经读书。在冬季禅七到来之前,作为禅院常住,极幸运的在这个殊胜的道场、在师父的带领下打起闻思禅七。
我最为欢喜,只觉得师父似有神通,破解了我刚刚生起的、想与大家共修读经的念头。
我喜欢读书,早在那个新书架在止观堂落脚以来,我就盯上了那些薄厚不一、种类繁多的佛教典籍。总是去客堂借来钥匙一个人跑去看,《佛陀十大弟子传》、《高僧传》、《碧岩录》……拿起来就放不下。每每在有限的时间没看尽兴时,就想带回自己房间去看,又恐耽误他人阅读,只好一次次熄灭心里的贪念。
这次师父拿出一个多月的时间,从11月1日至12月5日,带领大家连打五个闻思禅七,上午两小时,下午三小时均用来阅读自己感兴趣的经论律集。师父自读《大智度论》,师兄们或读《楞严经》,或读《法华经》,或读虚老文集,各有所衷。早晚课香照坐不误,由平日一炷香增至两炷香,读书打坐结合用功。如此巧心安排,有心之人怕是皆能成就。
久住禅院,不觉养成一落座就要把双腿盘起来的习惯,无论看书、普茶,还是听经闻法。双腿一盘,便可稳坐不动。腿上稳了,心也就静了。时间稍久,双腿麻木酸痛是免不了的,我只记得师父曾说过,痛是在你心里生起的,你要看着它在你心里死掉。于是我就一次次和那颗感知到疼痛的心对峙,慢慢地,竟真的把痛融化在心里了。
总有注意观察的同修说:“你的腿可真好。”我笑笑,其实不然,对于初学打坐的我来说,用功在心不在腿,心要足够柔软,又要足够坚硬。心柔软如棉,腿才能轻松盘上去;心硬如磐石,腿才能抵住疼痛不放下来。
我平日多被传记和诗偈类书籍吸引,很少研读佛经,虽每日都念诵一两部,口上功夫早已熟透,却从未刻意去解其中意思。借着这次与众同修的机会,我决心要尽自己浅薄的认知能力试着去体悟佛陀智慧。第一个闻思七就从解读《楞严经》开始,每日一卷,先念熟练,再对照佛学辞典逐句理解,实在解不通的地方便记录下来,后去翻阅前人释义,读后豁然开朗。这样下来,倒也无遇大碍。每解完一卷,都仿佛才重新开始自己的人生。
佛言:一切众生,从无始来,生死相续,皆由不知常住真心,性净明体,用诸妄想,此想不真,故有轮转。
原来,我们每个人都有一颗常住不变的真心,本自清净光明。众生却以意识妄想,作为自己真正的体性。如此任假作真,才致沉浮生死苦海,永无了期。
难怪六祖慧能大师云:菩提自性,本来清净。但用此心,直了成佛。
当下才明白,此心正是那颗清净无染、剥掉层层意识妄想的本心,用此妙净明心,众生皆可成佛。
那一刻,眼泪掉落,为自己曾经也是那任假作真、芸芸众生中的一员,更为如今得以见闻生命真理的喜悦。
“佛法在世间,不离世间觉。”禅堂、经室里得到的启发,一定要在生活中得以落实。此时才真正体悟到净慧长老提出的“生活禅”理念是多么智慧与伟大。
借此机会,又赶紧把长老的著作《生活禅钥》拿出来细细品读一遍。
“修禅就是使菩提自性彰显出来,而不是要得到什么。”
“修学生活禅,就要觉悟人生,奉献人生。”
“欢喜地对待生活中发生的每一件事,就是修行。”
……
这些话,多么熟悉与亲切,只是我们大都只沉浸在内心的洗涤与净化中,而忘了去生活中实践。
前段时间我恰好主动要求去斋堂做事,闻思七开始后,又萌生出退却的想法,因为做饭时间与读书时间上下午各有一小时是冲突的,每次匆匆忙忙从止观堂跑出来,都很羡慕可以继续坐在里面读书的人。
经过几日闻思,内心又欢喜无比,原来我是最幸运的一个人,既有机会读书闻法,又能在生活中实践,为大众服务,多难得的机会。师父也曾多次提到发菩提心,若能成就别人,自然是比成就自己更欢喜了。
脑中又立刻浮现出一个很多年前读过的故事:
传说世间一切生灵都可修炼成仙,猫也不例外。每修炼二十年,猫就会多长出一条尾巴,等到有九条尾巴的时候,就功德圆满了。
有一只很虔诚的猫,已经修炼了好几百年,却只长出八条尾巴,后获仙人提示:每帮助别人实现一个愿望,就会长出一条新的尾巴。于是这只猫开始帮助别人,每当对方提出的愿望得到满足时,猫果然又生出一条新的尾巴,但从前的尾巴也会脱落一条,仍是八尾。这似乎是一个死循环,永远也修不到第九条尾巴。
猫不知帮多少人实现了愿望,但仍未圆满自己修道成仙的功德,它有些苦恼,却也只得继续修炼。
一日,猫在山林中遇到一个少年,它又主动提出帮助对方实现一个愿望。少年想了又想,也不知有何心愿未了。猫有些不耐烦,不断催促少年,并表达了想要得道的迫切,少年眼睛一亮:“我知道我的愿望是什么了,我希望你长出第九条尾巴。”
话音刚落,猫长出了华丽的第九条尾巴,变成了真正的九尾猫。
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。读时年幼,并没参透其中深意。此时已悟:原来得道的天机,就是遇到一个肯让它圆满的人。这世间最好的修炼,就是我希望能成就你。
第一个闻思禅七结束了,最末一晚师父同我们在临湖轩普茶,大家分享了这七天中各自读经的方法、收获及疑问。
听着每个人的娓娓诉说,或赞叹,或感动。师父的总结与答疑又每令人茅塞顿开。静静听着,不知杯中何时又添满了热茶。
那晚,恰逢一位师兄送了一位古德大师的偈子给我:
人身难得今已得,
佛法难闻今已闻。
此身不向今生度,
更待何生度此身?
读罢此偈,天外月正明,心目皆有光。
文章来源:未知
校对:admin
版权所有:中国湖南药山寺 感恩尊重知识产权
China Hunan YaoshanTemple Thanksgiving and respect for intellectual property
China Hunan YaoshanTemple Thanksgiving and respect for intellectual property